小时候看动画片,反派被打败时常会嚷一句“我还会回来的”,当时总觉得主角太仁慈了炒股配资平台技巧,竟然要给坏人重操旧业的机会。长大后才明白,编剧这样安排,是为了延长剧情:要是主角第一集就把反派干掉,后面的集数就没法编了。现实外交里,有时也像动画片——这次把菲律宾的做法形容为“反派回归”也并非无的放矢。
事情的起因是:9月14日,也就是中国中秋假期前一天,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一艘编号9701的巡逻舰,在非法滞留仙宾礁近五个月后终于撤离。9701之所以被迫撤走,关键在于中国海警依法多次阻止其补给,导致菲方补给失败、船员吃紧。离开的船员多数面黄肌瘦,只有船长显得比较镇定,这情形像极了被围困的“落败小队”。
展开剩余76%然而,撤离并不等于认输。菲律宾方面先是声称并未放弃在争议海域的存在,只是“重新部署”;然后又说会派新船接替9701。这些口风在西方媒体里被渲染成“菲律宾胜利”的证据。中方回应则是会在中国管辖海域依法维权。双方的话术各有盘算,但事实层面更值得关注。
从菲律宾角度看,9701舰确实占到了一些便宜:一艘排水量约2600吨、67名船员、装备并不先进的小舰,竟然能在中国岛礁附近滞留长达五个月而未被直接驱离,中途还更换过舰长——这些都让菲方有面子可吹。此外,在对峙期间,相关海域出现了大量中菲船只交织的场面:据称中国方面出动了海警、驱逐舰、救援拖轮和渔船等多种船只,双方在数量和吨位上差距悬殊,但9701的存在确实吸引了很大关注。
从中国角度看,这起事件反映出几个问题。第一,像9701这种“蹲守”行为说明对方仍能在某些岛礁问题上找到可钻的空子:南海面积广阔,岛礁众多,单靠巡防难以做到无漏洞,这让“碰瓷式”占位在实践上可行。第二,中国处理争议倾向以谈判与和平方式为主,不愿动辄升级为武力冲突,这种克制在某种程度上延长了对峙的时间,也可能被对方视作软肋。第三,成本不对等的问题明显:对方花些补给和油费就能维持存在,而中方每次出动多艘船只、调动资源去应对,所付出的军事与经济代价要大得多;同时,国内舆论希望看到更果断的反制,这对决策层构成压力。
更进一步的担忧是,若这种“仙宾模式”被反复模仿,长期后果会使中国在海上维权上陷入被动:一方面要顾及国际形象、外交关系与地区稳定,避免冲突升级;另一方面又要维护主权和安全,这两者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。再者,外部力量介入(例如提供财政或其他支持)也可能鼓励小国继续以低成本的挑衅换取影响力或收益,从战略上达到牵制大国的目的。
回到事件本身,尽管9701最终撤离,没有出现船只被扣押或人员被拘留的极端局面,菲方把这次行动包装为“任务完成”,并在国内给予隆重接待,这种叙事也有利于其政治宣传。但事实并不简单:五个月的拉锯暴露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——既有法律和外交的博弈,也有现实操作中的成本和风险对比,还有民意与国家形象之间的权衡。
结局虽然暂时平息,但负面的示范效应仍在:如果处理方式不调整,类似闹剧可能会重演。要想从根本上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,既需要在海上执法与巡防力量配置上更加务实有效,也需要在区域外交与规则建设上寻求更稳固的长期方案。简单靠一次驱逐或一次撤离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,只有把“碰瓷”的诱因切断,才能真正让这种闹剧不再上演。
发布于:天津市启运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